各位远方的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苗王古寨旅游观光。我是苗王城风景区导游员,我叫XXX,是苗族人,我的家就住在苗王城,大家可以叫我小“X”。很高兴为各位服务。今天,我将陪同各位穿越600年的历史,去领略苗王城的苗族战争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苗王城距凤凰古城39公里,集山、水、洞、泉、瀑、峡谷、森林、古树、原始村寨、军事巷道、苗族风情为一体,是旅游、度假、休闲、探险的胜地。被誉为“千里苗疆第一寨”。是著名的苗歌之乡,苗鼓之乡,民间绝技之乡。在2003年11月被贵州省政府正式批准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风景名胜区,2006年4月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旅游局定点扶持的村寨景点。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是苗王城的接龙广场,这是周边地区苗族人举行大型活动的地方,苗家人的“四月八”英雄节、“六月六”歌会以及大型的接龙祭祖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见证苗王城几百年风雨苍桑历史的还有那两棵大枫树,是当年苗王龙西波亲手栽植的。距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了。树冠高约80米,直径1.2米,当地人称为“西波树”,又叫“苗王树”。我们面前的这栋苗族特色建筑就是接龙堂,接龙堂的一楼是我们苗王城的苗家风情馆,展示的是苗族历史、宗教、建筑、服饰、工艺、节庆等内容。 (参观苗家风情馆大约10-15分钟,进入第一道小寨门的特别团队有拦门敬酒礼。) 苗王城是西南地区苗族留存至今唯一一座保存得较好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建筑为一体的古苗寨。它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依据山形水势,前后筑有六个古兵寨。古寨内有11条巷道,巷道内有11道寨门,巷道以石墙作为屏障并跟各家的院墙连成一体,而且有专门迷惑敌人的“直角巷道”,可以引诱敌人进入死胡同而歼灭。形成了有效的军事防御系统。古寨外墙高3米,宽80厘米,士兵可在城墙上来回巡逻。寨内的吊脚楼为典型苗家特色,歪门邪道是古寨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 通过几十代苗王的经营,苗王城在明朝时期就有一定规模。苗王城历史上曾经有五位著名的苗王在这里称“王”,最开始是在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石各野、龙达哥;其次是这里吴姓的祖先“吴不尔”在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以苗王城为军事指挥中心“前后抗击明军十二万之众”。后来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龙塘的龙许保(民间称龙西波)与苗王城的吴黑苗又在这里称“王”,树起义旗(名“旗张”至今还保存完整)与明军血战13年之久,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嘉靖苗民大起义”。也因为这一连串的起义,而最终导致明王朝在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于湘黔交界的腊尔山区修筑了一条长达380多里的“苗疆边墙”-“中国南方长城”。 苗王城由具有类似建筑风格的古兵寨(即空桐、独树、龙塘、地容、满家、田家寨等)相互串连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苗王城风景名胜区,我们现在参观的这个古寨苗语称“得勾现”,意思是新寨,是苗王居住的地方,也是古战场遗迹,在明朝时是腊尔山地区苗族的中心,在民国初期还住有230多户人家,巷道内每家每户都各自拥有自己的龙(前)门和后门,并且相互连通,可步步为营,层层把关,酷似一座八卦迷宫。古文物专家考察后一致认为:此城设计“既能攻,又能守,也能退”,是一个具有相当军事构筑工事水平的苗王城。其建筑结构,建筑工事可以重现几百年前的历史。 前面这几棵大树是榉木,当地人叫郎木,在苗王城古寨范围内,现在还有500年以上各种古树200多棵,其中被国家挂牌保护的古树有15棵。 这里是苗王的点将台,当年如果苗疆有战事发生,苗王就是站在这里,当牛角号吹响,苗鼓捶起的时候,苗兵从各个苗寨赶到这里,苗王挥舞令旗,在这里三军点将,奔赴战场。 在点将台和下面的两个观景平台,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苗王河从苗王峡谷中流过,小河呈“S”型,就象一个太极八卦图,对面苗王城的另外一个古寨,它和我们经过的古寨刚好就在八卦图的两个卦眼上。 这是一座天生桥,是大自然的创造的奇迹,透过天生桥可以看到苗王河和游船。这里也叫“考将桥”,苗王往往在这里考验将领的胆量。在下面石壁上有一个天然的溶洞,相传苗王跟他的军机大臣们商谈机密要事的地方就在洞里,这里也就成了重要将领们经常开会的地方,所以叫“军机洞”。 在苗王城到处都可以看到茂密的竹林,这是苗王城良好的森林植被的组成部分,在苗王城的空气中对人体有益的负氧离子含量很高,而且这里是避暑的好地方,在炎热的夏季在这里很凉爽,晚上要盖被子。 (在竹林中经常可以听到苗民吹木叶悠扬的旋律) 这是一处残墙残壁原来住着一户苗民。这一户农家考取了两位大学生,因家境贫寒,于是卖掉了房子,搬到外面住茅草棚,供其子女读书。苗王城是一块出人才的风水宝地,多年来这里考取了近100个大中专生,其中就有MBA工商管理博士和加拿大留学博士,在周边范围这里出的人才最多。 苗王城标志性的景观——苗王故居“望楼”到了。这里曾经是苗王府的前兵哨卫之所,是苗王吴黑苗曾经住过的地方,这条巷道是通往苗王府后花园的,是寨内保存得最完整也最为古老的巷道之一。苗王城内的大部分房屋建筑毁于民国初期的1929年,当时贵州最大的两个军阀周西城和李筱炎在苗王城内激战三天三夜,李军为了逃命,于是放火烧屋,全寨230多幢四合头、三合头、两合头的房屋建筑,除6幢幸存外,其余均化为灰烬。苗王府的“望楼”也有幸保存了下来。放在这里的织布、纺纱机是苗族妇女编织服装饰品的主要工具,也是留下供游客参观的,你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体验一下古代苗民织布穿梭的乐趣。 抬头看见放在屋顶的木柱了吗?这就是椎牛神柱。椎牛是苗族最大的祭祀庆典,是祈求神灵福佑平安的祭祀活动。一般要举行三天三夜。而且举办的寨子是当时最有权势和财富的地方。椎牛神柱是举办椎牛活动时捆牛、杀牛的主要道具,也就被尊崇为集权的象征。柱上有多少道刻痕就表示举办了多少次活动。苗王城有三根这样的椎牛神柱。门边的踏脚石,刻着精美的图案,有荷花与彩绸、竹笛,如果两只脚一起踏上去,就能和和美美、幸福如意,大家可以试一下。 (苗王城公司会安排几个穿苗族服装的的老婆婆在苗王故居哼唱苗歌,织花带、绣鞋底并进行买卖) 我们现在到达的这个地方是古寨的一个寨门,这个通道路口十分狭小,可以说是关隘要地,这个门叫“当关门”,这个当关可不是做官的意思,乃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那个当关。据说当年有一次苗王带一小队人把守此门,苗王手持苗王大刀,拒敌于门外。力斩90多人于此,杀的敌人望风而逃,这里也是发生过多次战斗的古战场遗址。 我们来到了苗王峡谷的风雨桥,古时候这里是木板风雨桥,两边有木楼亭阁,中间用木板铺垫,若敌人追兵至此,可以抽掉木板,断掉追兵去路,具有战略防御的功能。现在是苗族青年男女“赶边边场”(唱情歌、谈恋爱)的地方。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苗王河边的山腰上的两个天然的溶洞口象两只大眼睛,还有长长的鼻子,这就是传说中的“神象取水”了。现在我们到码头去坐游船,在苗王河泛舟,游览苗王峡谷的山水风光。 (涨大水的时候游船不开放,坐游船过程中导游和船工必须唱苗歌或对苗歌,游程大约15分钟,) ** 坐船-唱苗歌,介绍苗歌所表达的欢迎游客和情爱内容。 我们下船这个地方是一个水坝,通过水坝的跳岩可以到达对面古寨的苗王食府和观景台。我们沿苗王河往下走,继续欣赏苗王峡谷的秀美景色。 (经过水坝形成的瀑布和一段很有特色的自然缓瀑,游客照相、玩水大约需要10分钟) 在这里有两条路,沿苗王河边这条路经过古碾房、木桥往吊角楼群走。往上是穿越密林小道,然后经过吊桥往吊角楼群走。上面是茂密的森林,禁止烟火,请抽烟的朋友忍耐一段时间。 现在我们来到了苗王峡谷最有特色的一段,在吊桥上我们可以欣赏到石峰绝壁、瀑布、密林和建在悬崖上的吊角楼群。 如果沿苗王河往下走还有很多漂亮的峡谷风光,往下走1.5公里的苗王河中有一个独立的石峰, 历史上著名的“嘉靖苗民大起义”的苗王吴黑苗的墓就在石峰的上面(明嘉靖三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吴黑苗在乌罗被诱杀,苗民将尸体抬回悄悄安葬。)。再往下走500米的绝壁上有苗王悬棺遗迹,再往下走500米就到苗王炼硝洞,相传那里是敖硝制火药的地方,号称“苗王城地下兵工厂”。当年洞内曾藏纳了千人的部队。在洞内的主要过道上,还有已经石化了的百余口敖硝制火药的锅灶,炼硝洞见证了苗王城悠久的战争历史。 现在我们经过的这组吊角楼群,是中国最有特色的吊角楼群之一,是由五栋吊角楼组合而成,嵌在悬崖峭壁之上,十分壮观,充分体现了苗族建筑的精华。由于是建在悬崖上,我们各位朋友在上吊角楼的时候尽量往里面走,不要靠近外面的栏杆。 我们面前的这栋苗族特色建筑就是苗王食府,是苗王城最大的餐厅,在这里可以吃到正宗的苗家饭菜,前面的这个坪场是古寨的篝火表演场,白天经常进行苗家花鼓表演和组织跳竹竿舞等活动,今年的中国绝技大赛将在这里举行,以后会在这里会定时进行苗家绝技表演,在我们苗王城的苗家绝技有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钢针穿喉、仙人合竹、秤杆提米等;还有惊险绝伦的高空飞人。 **在苗王食府或苗民家里开餐---集合---上车---返回 苗王城旅游基本行程 门票站---剪票---接龙广场---接龙堂----苗家风情馆---进入古寨(卡鼓,卡歌)---军事巷道---点将台---苗王故居---古寨门---风雨桥---坐游船观山水画廊(大约15分钟)---水坝跳岩----密林小道---吊桥---吊角楼群---观景台---苗王食府---苗家花鼓表演---(以上总时间大约1.5个小时到2小时)---吃苗家餐---结束
友情提示:您来张家界旅游须要了解旅游信息,张家界的风土人情,地方特色,交通工具,酒店信息等,可以来张家界酒店、张家界旅游、张家界旅游、张家界旅行社、张家界自助游、张家界旅游网等网站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