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西部(张家界)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旅游咨询:0744-8886611
今天是:
张家界天气预报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支付方式
搜索关键词:如 线路“三日游”;酒店“XX酒店”;景区“天门山”。
现在位置:西部国旅->导游知识 -> 张谷英村导游词
联系我们
 
·旅行社许可证号:L-HUN-08017
·散客参团:0744-8886600
·纯玩包团:0744-8886611
·长沙参团:0744-8886622
·自动传真:0744-8882218
栏目分类
旅游百宝箱
最新推荐
浏览排名
 
张谷英村导游词
来源: | 作者: | 编辑:www.zjjxs.net | 访问次数:
[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观被誉为“江南第一屋场”的张谷英村。
  张谷英村隶属张谷英镇,地处幕阜山脉,是以明洪武年间迁入始祖名姓而定。村民繁衍至今已26代,目前村里所居2600多人,均系迁入始祖后代。上下600年聚族而居堪称一奇,而张谷英大屋,更是传统民居瑰宝。张谷英大屋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是一个含大小房屋1732间,天井206个,巷道60多条的古建筑群。它依山傍势延绵四华里,呈丰字形布局。整个建筑群分为三大部分当大门(龙头)、王家煅(龙身),上新屋(龙尾)。
  现在大家站的这个地方就是当大门,前面的这条溪流叫玉带河,它像一条玉带环绕古村。当大门是建筑群的“龙头”,是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张谷英的第8代孙思男公始建的,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大小堂屋和天井各24个,住房422间,整个形状像一把打开的扇子。
  正前面田里的天然巨石就是“龙珠”,小溪上“八”字形的石桥就像平起的“龙须”,通往小溪里的5个石级是“龙齿”,当大门就是“龙口”。从“龙口”进来,在两道石大门中间有三条麻石并排铺成的路是“龙舌”,也叫“过厅”,相当于“官道’,专供车、轿进出。在“龙舌”的两边各有一水塘,就是“龙眼”,起消防作用。
  进入第二道门,布局为“上下五进”,即有五重天井、五个堂屋。天井具有“通风、采光、排水”功能,有了它,新鲜空气从天而注,改善了通风条件;在排水方面,几百年来,张谷英村遭受过无数次的大雨洪灾,但天井从未出现过因渍水堵塞而成灾的现象。考古专家公认这是古建筑史上的一个谜——神秘的下水系统。采光、排水,这堪称建筑群的“两绝”。
  屋梁上的四角雕有四季花卉,春牡丹、夏荷花、秋金菊、冬梅花,这些雕刻笔画简练,线条清晰流畅,颇具明代风格。
  这里天井没有井台,但井壁上雕有十二生肖,左边雕有太阳,右边是月亮,它表示阴阳结合,男女平等,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代表了人们对“人人平等”的向往。在天井正中有一个圆孔,是“日规”,原来在圆孔里竖有一根木柱子,柱子上标有刻度,在有阳光的日子,太阳照在哪一个刻度就表示什么时候,在那个时候就是根据这个推测时间的。
    张家大屋一大特点是巷道多、深。它有三大作用即通风、防火、交通。因为整个建筑群没有一颗铁钉,通过巷道隔墙可起到防火作用。整个建筑群有这样的巷道60多条,最长的有74米,通过这些巷道,“晴不曝日,雨不湿鞋”,随便从哪一家都可以走通全村,它既起分割又起联系的作用。
  大家现在所处地方叫横堂,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部分。一般纵向做几“重”房子以后,再向两边扩建横向发展的叫“横堂”,整个建筑群是由100多个横堂组成的,每一个横堂都是三“重”,面积是相同的,都是168平方米,共12间房子,而且每一个横堂都有神龛。房子一般是两层,上层为木结构,是小姐住的闺房,下面是砖结构。每一个堂屋都有门,门关起来就是一小家,打开就是一大家,都可以相通。
  现在请大家上龙形山看看全景,站在龙形山的龙头上,张谷英村的风水就尽收眼底。这里四面环山,树木葱茏,大屋依山傍水,正对面的山峰是文笔峰,左边是狮形山,右边是象形山,叫“狮象把门″,从风水学上讲“狮象把门”能“聚风聚气”。看这龙形状的古建筑群是屋脊连屋脊,天井连天井。正前面的就是刚刚看过的“龙头”,是明代的建筑。现在将要去看的是清代的“龙身”部分。
  王家塅位于龙形山侧,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是张谷英的16代孙云浦公建的,建筑面积9474平方米,横堂天井分布各21个,有房屋468间。房子的结构是“丰”字形,大门是另外起的,有侧门与主体建筑相连。第一道门是“龙口”,“龙口”进来是“龙眼”,中间是“龙舌”。在这里可以看到类似岳阳楼的盔顶山墙,最前面的叫“青龙朝阳”,下面狮子头露出来的地方叫“双狮出洞”,左边的叫“双龙摆尾”。第二道门两边对称的门框是一通到底的,两条巷道叫“双龙出洞”,按这里的规矩是东边进西边出,当官的由中门出入。从第二道门进来,房子的布局是“三井四进”,中间有保存完好的中门槛。这中间的门槛为什么这么高呢?因为在那时讲究门第观念,门槛的高低表示官位的高低,一般的人是走两边的。中央电视台拍《日出东方》(第二个堂屋)和《毛泽东和他的乡亲们》(第三个堂屋)在这里拍过。
  上新屋位于龙形山尾,建于清嘉庆年间,由张谷英的16代孙张绪彬始建,建筑面积7560平方米,有房屋172间,具明清时期庄园建筑雏形。布局是五井七进八横堂,呈井字形结构。整个建筑群不尚奢华,大同小异,虽经数百年却保存完整,可以想象中国传统伦理、宗族观念对于一个大家族团结、和睦所起的维系和规范作用。
  这里是“百步三桥”,就是在一百步内三座石桥横跨渭溪河三次。据说此三桥也叫张谷英桥,因为三桥共有九段,每段三块条石共二十七块大条石构成,正应张谷英老式笔画数。
  所有来这里游览过的客人和大家一样,都觉得这个古建筑群是一个大型建筑艺术博物馆,是民间艺术的园地,同时也是一座大型迷宫。先祖们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也设下许多不解之谜。如为什么张谷英村人繁衍数十代,历经几个朝代,600多年而群居不散?为什么整个古建筑群的下水道不堵塞,而水又流向何方?为什么整个古建筑群的构造没有一颗铁钉或其他铁件?为什么在殡葬礼仪隆重的农村,惟有张谷英村埋死者不择时辰日期?为什么张谷英村抬死者埋葬时,头在先而脚在后等等?希望各位有识之士能破译这些谜团。张谷英村还是一个养在阁楼上的大家闺秀,她神秘而美丽的面纱还未被世人揭开。2001年7月她已正式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各级政府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着手恢复、保护、建设、开发张谷英村。张谷英村不仅有这座博物馆式的迷宫,在她的周围,还有许多似九寨沟、桂林、张家界等风景区的山水景色,也正在开发之中。

    友情提示:您来张家界旅游须要了解旅游信息,张家界的风土人情,地方特色,交通工具,酒店信息等,可以来张家界酒店张家界旅游张家界会议张家界旅行社张家界自助游张家界旅游网等网站查询。

相关文章
线路推荐
散拼参团张家界二日游
长沙参团张家界二日游
我要说两句
用 户:
内 容:
验证码:
查看留言
预订常见问题 签署旅游合同 付款与发票 游客咨询
湖南旅游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2016 WWW.ZJJXS.NET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1012673号-29
版权所有:湖南西部(张家界)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张家界市大庸路华天城铂金大厦六楼
电话(Tel):0744-8886600 8886611 8886622 传真(Fax):0744-8882218
7×24小时咨询热线:0744-8889199(免长话) E-mail:zjjxs@qq.com